1936年,广东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1939年,日军攻占汕头,学校停办。
1945年,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复校并改名为广东省立汕尾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1950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
1952年,改名为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
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轮机专业并入长江航务学校,后发展为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长江航务学校部分部分校区、广西钦州农业学校的水产科、海口高级农业技术学校的水产科合并组建广东省水产学校。
1956年,广东省水产学校改名为广东水产学校。
1960年,广东水产学校升格为广东水产专科学校。
1960年,暨南大学的水产系,并入广东水产学校。
1958年,华南工学院(湛江分院)创建。
1962年,华南工学院的湛江分院,并入广东水产专科学校。
1963年,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更名为湛江水产专科学校。
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撤销。
1979年,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复校并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
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并改名为湛江海洋大学。
1958年,湛江气象学校创建。
1966年,湛江气象学校撤销,湛江气象学校一部分,并入成都气象学校。
1979年,湛江气象学校复校。
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2002年,广东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改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2010年06月,广东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海洋大学。
2013年08月,广东海洋大学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注:图册“校园环境”参考资料)
截止2013年9月11日,学校共有教职工185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062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20人、博士学位者249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197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序号 | 院系名称 | 序号 | 院系名称 |
---|---|---|---|
1 |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2 |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3 |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 | 4 |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
5 |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 6 |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7 | 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 | 8 | 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
9 | 广东海洋大学软件学院 | 10 | 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 |
11 |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 12 | 广东海洋大学法学院 |
13 | 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 14 | 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15 | 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16 |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 |
17 |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 | 18 | 广东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截止2013年9月11日,学校拥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6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
质量工程
截止2013年9月11日,学校拥有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校园环境(10张)国家级特色专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省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海洋科学等
省级精品课程:海洋经济学、动物繁殖学、食品微生物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食品加工学、传热传质学、金工实习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洋食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13-19]
教学成果
2009年至201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有49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704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2006年、2007年、2009年学校在校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和香港、澳门回归10周年文艺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
2006年至2013年9月11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5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9项。
“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
机构名称 | 机构性质 | |
---|---|---|
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 |
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 | 农业部育种中心 | |
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 | 农业部实验室 | |
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教育厅 |
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
海产经济无脊椎动物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
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
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
广东海洋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 广东省普通高校廉政研究中心 | |
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 | 广东省社科联文化研究基地 | |
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 | 直属机构 |
机构名称 | 机构性质 | 机构名称 | 机构性质 |
---|---|---|---|
湛江海洋高新科技园 | 校直属机构 | 珍珠研究所 | 校直属机构 |
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 校直属机构(挂靠分析测试中心) | 应用化学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信息技术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海洋生物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海洋文化研究所 | 部所合一 |
海洋食品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文学与粤西文化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法学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机电工程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外国语言与外语教学研究所 | 院所合一 |
学术期刊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设自然科学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会科学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海洋与水产科学基础理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水产增养殖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贮运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海洋论坛”为社会科学版重点栏目。
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等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2011获奖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馆藏图
图书馆(2张)书2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1个,自建纸本特色文献专题4个,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中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年鉴我国全文数据库、CNKI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CNKI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考试系统、杜秀搜索平台、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等。
外文数据库主要有:Elsevl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SCI)索引数据库、 Ei Village索引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文摘数据库、BioOne全文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ScienceDirect—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国道外文海洋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电子期刊等。
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校徽
新校徽:(2012年6月5日启用)
文化标志(4张)标识释义:1、标识为圆形,内外双环结构显示了学校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努力的精神。
2、内圆中上方为帆的图案,下方为浪图案,表扬帆海洋,乘势而上。
3、标有“1935”字样,体现办学历史。
4、外圆上方为“广东海洋大学”汉字字样,下方为英文字样。
5、背景色为湛蓝,体现海洋特色。
(图册“文化传统”参考资料:)
校训
新校训:广学明德 海纳厚为(2012年6月5日启用)
释义:
此校训以“广东海洋大学”的简称“广海”两字为句头。
“学”,有学习、学问、学识、学理、学说、学术、学科、学校等含义。
“广学”,要求师生员工博学、博识、博为,即:广泛学习、广播学问、扩大学校影响力。
“德”,指品行、品质、道德。
“明德”,就是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体现以德为立校之本、以德为立人之本。
“海纳”,广泛采纳。
“厚为”,既有重视行为、勤动手之意,提倡实干精神,培养“三能”应用型人才;也有厚实的作为、大有作为之意,通过厚实的作为来提升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校歌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蔚蓝之歌歌谱 |
---|---|---|
碧海旭日辉映南疆 大学精神催我成长 烽火岁月使命不忘 海洋世纪圆我梦想 蔚蓝的征途蔚蓝的风光 蔚蓝的舞台蔚蓝的乐章 | 孜孜以求真善美 做人做事做文章 悬帆以图沧海志 乘风破浪向前方 向前方向前方 | 歌谱 |
校旗
校旗由蓝色旗面、校徽、校名组成。校旗尺寸为2号旗:240×160cm,旗面为蓝色,体现海洋特色,校徽位于旗面左上方,旗面中间偏上为“广东海洋大学”校名。
姓名 | 任职 | 备注 |
---|---|---|
关志强 | 2012 年9 月 | 党委书记 |
叶春海 | 2014 年 1月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张兰英 | 2010 年 6 月 | 党委副书记 |
向献兵 | 2013年 6 月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陈泽球 | 2006 年 7 月 | 副校长 |
章超桦 | 1998 年 1 月 | 副校长 |
朱坚真 | 2000 年 8 月 | 副校长 |
刘东超 | 2012 年 4 月 | 副校长 |
莫凤延 | 2014年毕业 | 环球金贸十佳员工 |
---|---|---|
唐开兴 | 1997年毕业 | 现任南洋船务实业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
陈明宇 | 1982年毕业 | 副政委、政委、监狱长。 |
吴壮 | 1978年毕业 | 航海指挥员。 |
温桂安 | 1985年毕业 | 封开县掌舵人。 |
章超桦 | 1969年毕业 |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食品科技学院前院长。 |
吴灶和 | 1977年毕业 | 省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
郭遂红 | 1985年毕业 | 《英语通》杂志和《英语辅导报》特约编辑、通讯员。 |